发布日期:2025-09-09访问次数:
本科专业设置
学院目前设有六个本科招生专业(方向),其中英语、英语(英西复语)、商务英语、翻译(汉英法多语实验班)实行大类招生(报考类别:外国语言文学类),翻译(AI翻译实验班)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播音与主持艺术(中英双语)专业为艺术类招生。
学院依托北京语言大学“小联合国”国际化平台,打造多语教学与全球文化交流高地,各专业特色鲜明。
英语专业:深耕英语语言、文学与文化,培养学术、教育、传播等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英语(英西复语)专业: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培养面向西语国家和地区(如西班牙、拉丁美洲)的文化、经贸等领域的高层次复语人才;
商务英语专业:深度融合英语语言与国际商务知识,依托北语的全球交流平台,培养能胜任跨国企业、金融、国贸、外事等领域工作的复合型专才;
翻译(汉英法多语实验班)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和科学素养、精通多语翻译、助力国际会议与全球翻译事业的人才;
翻译(AI翻译实验班)专业:联合北京科技大学开展联合学士学位项目,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和先进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播音与主持艺术(中英双语)专业:旨在培养以国际传播和文明交流为使命,具备较为全面的中英双语表达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媒体运用能力的高层次、复合型传播人才。各专业通过“语言+专业”复合培养与国际化实践,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家国情怀与全球视野的高层次人才。
学科概况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1964年创立英语专业以来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发展最早的学科,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和良好的学科专业基础。是国内唯一能够覆盖形式语言学四大基础理论领域(音系学、句法学、形式语义学和语言习得)及功能语言学研究领域(语用学,语篇分析,认知语言学等)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专业目前共有专任教师 20 人,其中教授 10 人(博士生导师 9 人);特聘教授 4 人;以及美国语言学会前主席帕提(Barbara Partee)和欧洲语言学会前主席罗伯兹(Ian Roberts)等多位国际一流语言学者为客座教授。本专业每年都有200多场学术讲座,陆续邀请了数十位世界顶级语言学家来我校做学术交流和语言学专题讲座。多次主办国际重大学术会议,其中包括乔姆斯基做主旨演讲的“第八届国际生成语言学会议”和“中外语言类大学校长论坛”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我校外语用学科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
英语语言文学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英语文学、西方文论、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其中英语文学方向英语小说、英语诗歌、族裔文学、儿童文学、女性文学、全球南方文学、生态文学等研究成果丰硕;西方文论方向文化研究、后殖民研究、叙事学研究特色鲜明;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方向发展迅速。承担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社科基金研究项目,包括重大项目、重点、一般和青年项目等。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语言能力和过硬的文学素质,能够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学、西方文论及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的理论、源流与最新发展趋势,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学科师资队伍中拥有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0名。
翻译学
北京语言大学是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成员单位、全球化与本地化协会(GALA)成员单位、翻译自动化用户协会(TAUS)成员单位,是七部委设立的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中心秘书处所在地;翻译教学团队实力雄厚,4名教授获资深翻译家称号,7名教师获中青年优秀翻译工作者称号;学校设有翻译教学实践基地、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基地,为翻译专业研究生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学习和实践的平台。
本学科师资队伍雄厚,拥有博士生导师11名,硕士生导师22名。
国际语言服务
国际语言服务专业是经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的自设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硕士点,隶属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依托六部委设立的国家语言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博士点下设语言服务研究、跨语言管理研究、语言智能教育研究、商务语言服务四个研究方向;硕士点下设本地化管理和商务语言服务两个研究方向。国际语言服务专业自2022年起开始招生,已累计招收中外博士生和硕士生15人。
中外合作办学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发展”是北京语言大学的“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的“博物馆学与文化遗产发展”的硕士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两校师资联合培养,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以跨学科、国际化、应用型的“新文科”人才培养为模式,以国际通用语+文化遗产专业为路径,立足中国文化遗产现状、学习西方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与技术,发挥外语学科优势,打造文化自觉、自信,具有较高国际交往与传播能力的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高水平专业人才。项目采用“3+0/2.5+0.5”的培养模式(学生可赴英国学习/实习半年),学生毕业可获得两校的“双学位”(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与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博物馆与文化遗产发展”硕士学位)。目前项目已招收六届学生,在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方面都表现优秀。
学科优势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理论语言学关注语言本体理论的研究和探索,特别注重跟踪和学习包括形式语法理论、认知语法理论和功能语法理论在内的国际主流语言学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动态;应用语言学的优势特色主要体现在外语教育教学研究、语言传播研究、时政话语比较研究、跨文化传播多模态研究、社会语言学研究等方面。
英语语言文学方向:主要聚焦当代外国文学,其中族裔文学、女性文学、儿童文学以及生态文学等研究在国内外均具有影响力。文论方面叙事学研究和文化研究方面具有国内领先水平。比较文学和跨文化研究是新的发展方向,立足中国立场,关注全球南方文学,致力于为中外文明互鉴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做出贡献。
翻译学方向:侧重以国际传播为目的和导向的中译外翻译研究,落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责任,聚焦翻译能力阶段性发展理论和人工智能翻译等问题,探索建立学术价值与实践价值相统一的新兴研究领域。本学科方向有三个研究领域:1)对外翻译话语体系研究;2)对外翻译策略研究;3)对外翻译跨文化研究。与外文局一线翻译家联合培养博士生,培养中译外高层次翻译理论及实践人才。
国际语言服务:面向数字经济发展和语言行业需求,致力于语言服务研究、跨语言管理研究、智能语言教育研究,培养语言服务产业急需的语言服务高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