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01访问次数:
【姓名】胡晓丽
【简介】1977年生,女,英语语言文学博士学位,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职称】副教授
【学术背景】
1995-1999 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院,获学士学位
1999-2002 北京语言大学外语学院, 获硕士学位
2006-2009 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获博士学位
2002-今 北京语言大学英语和高级翻译学院
【学术兴趣】社会语言学、英语变体、英语教学
【开设课程】
本科生课程:英语视听说、综合英语
研究生课程:社会语言学导读、研究生公共英语
【学术经历】
主要研究项目
2008 《基于英语教学的中国英语变体研究》,北京语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
2010 《语言功能理论框架下的中国英语变体研究》,北京语言大学青年基金项目
2012 《世界英语理论框架下的中国外语教学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博士项目
2012 《成人教育英语合作学习研究》,北京语言大学一般个人项目
2012 《国家外语人才资源动态数据库建设》之子课题《部分高校外语高端人才资源动态数据库》,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2016《大学艺术英语教程》,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团队项目。
代表性学术成果
专著:《中国英语变体的功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教材:《美术英语》,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
论文:
中国英语变体之功能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年第11期,第13-16页。
中国英语研究现状及前景,《中国外语》2008年第2期,第27-30+35页。
《世界英语—新语言变体之研究》述介,《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第141-145页。
《国际英语及其社会语言环境:英语作为面向国际社会的通用语的教学法》评介,《中国外语》2011年第1期,第108-111页。
世界英语变体发展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年第6期,第44-48页。
人文科学的未来:当下的与公共的人文科学,《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第51-54页。
中国英语变体之交际策略功能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103-106页。
多媒体英语教学和传统模式之结合,《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第94-96页。
中国英语变体之标记功能研究,《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第48-53页。
英语变体模式之初探,《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第37-39页。
Gender and Culture Differences in Consumers’ Travel Behavior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Sustainability. 2023, 15(2), 1186; https://doi.org/10.3390/su15021186.
世界英语和中国英语研究,论文集《成人外语教育研究与实践》2009年12月。
简述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语言学,论文集《挑战与应对——成人高等教育探索与实践》2011年6月。
汉英称赞语比较及其文化价值差异分析,《外语与外语教学》学术论丛2006年2月。
对外籍英语教师的教学分析与探究,论文集《高校师资管理创新实践与研究》2003年10月。
荣誉与奖项
•2007年,获“北京高校优秀德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1年,获北京语言大学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三等奖。
【教师照片】